品读“芜湖明星作家”王莹的传奇人生
□记者 唐乐燕
“她是芜湖的名人,是20世纪30年代极为优秀的电影明星,是左翼革命战士,是爱憎分明的文学创作者……”
3月8日,一场紧扣女性主题的读书会在芜湖古城·占川书局举行——由市文联主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艺润芜湖”文艺志愿服务进书房活动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朱菊香,带领大家品读“芜湖明星作家”王莹的传奇人生,感悟女性力量和时代精神。
成长经历是励志“教科书”
“在今天这个日子来讲芜湖传奇女性王莹,有着特殊意义,不仅因为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更因为今天是她的诞辰。”朱菊香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女性文学多年,在她看来,王莹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她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教科书”。
当天活动中,朱菊香带领大家回顾了王莹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她有着从幸福跌入苦难的童年。王莹1913年3月8日出生于芜湖,母亲是音乐老师,父亲是银行职员,童年原本很幸福。但这一切,在她幼年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后发生了改变。
——少年时期的她聪慧而“叛逆”。高小毕业后王莹被父亲卖给了富商作童养媳,但她一心向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芜湖女师学校录取。为了争取自由,14岁时王莹逃离了芜湖,逃到汉口舅母家,而后进入长沙湘雅医院护士学校学习,开启了新的人生。
——她的青年时期星光熠熠。1930年,王莹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一边在中国公学和复旦大学文学系学习,一边参加上海艺术剧社,很快成为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台柱子,主演了很多话剧。1932年,王莹进入电影界,先后拍摄过四部电影。
——她有着不凡的留学生涯。1942年,王莹和谢和赓赴美留学,为抗战事业呼吁奔忙。在美期间,她任“东西文化协会”理事兼中国戏剧部主任、中国剧团负责人,曾进白宫进行演出;与美国作家史特朗、赛珍珠等人结下深厚友谊,撰写了长篇自传体小说《宝姑》。
——王莹于1955年回国,最终于1974年3月3日在狱中去世……
“纵观王莹的一生,她的演艺生涯有三大高光时刻。”朱菊香总结道:一是她主演的《赛金花》,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影响非常大,曾与梅兰芳互赠花篮;二是为了资助国内抗战,王莹在新加坡进行街头募捐演出时,徐悲鸿曾为她当场作画;第三个高光时刻,则是王莹受美国政府邀请走进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并演唱抗日歌曲,为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力量”依然绽放耀眼光芒
从王莹身上,我们能看到怎样的女性力量呢?
“从她的演员经历可以看出,王莹是一位品质高洁、革命意志坚定的左翼演员。”这一点,朱菊香认为,既体现在她演过的作品中,更体现在她的人生选择上。
王莹演的戏剧《赛金花》《夜光杯》《卢沟桥》等都是抗战戏剧,通过戏剧表达了她对社会的批判;后来她主演的电影《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等,也都是有时代担当、有社会意义的左翼电影。“无论是演戏剧还是演电影,无不体现着王莹坚定的革命意志。”朱菊香说,更能体现她高洁品质的,还有她放弃“电影明星”这一选择。“1934年初春,因对电影界腐朽现象不满,王莹在自己话剧表演事业和电影表演事业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决定东渡留学。”为此,她写下了充满战斗激情的散文《冲出黑暗的电影圈》和《卸除了一件五色的外衣》,其洁身自好、疾恶如仇的性格可见一斑。
“从她的文学创作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位真正自立自强、自我觉醒的女性。”朱菊香认为,王莹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小说和散文,她的两部小说《宝姑》和《两种美国人》都是长篇自传体小说。“我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宝姑》,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女性成长小说。”朱菊香说,小说中的主角宝姑刚柔并济、温柔坚强、机智勇敢,从她的身上能看到王莹自己的影子,是那个年代知识女性因为向往自由、勇敢反抗买卖婚姻、自觉走上革命道路的心路历程。
“王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追求完人的一生。这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便是女性力量的最好诠释。”朱菊香总结道。 叶裕 摄
本文来源:芜湖日报 2025-03-13 第A05版
来源网址:https://epaper.wuhunews.cn/pc/whrb/content/202503/13/content_5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