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加快推进国家级非遗铁画产业发展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多年来,通过建立保护机构、完善扶持政策、组织对外交流等举措使芜湖铁画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政策扶持,保障发展。2017年1月1日,颁布《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从法律层面支持芜湖铁画传承发展。设立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并逐年增加,主要用于芜湖铁画珍品及相关实物和资料的收购、传承与展示场所的建设和维护、锻制技艺的传习以及工匠补助等事项,制定《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保证资金规范使用。依托中国铁画创业园基地,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信贷优惠、个人补助等措施,支持铁画锻造技能人才就业创业。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芜湖铁画锻制技术规范》,提升芜湖铁画质量水平。
培养人才,传承发展。2017年1月,实施“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成功争取国家艺术基金80万元资助。设立铁画艺术大师工作室,鼓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采取“名师带徒”方式,定期举办铁画锻造技艺传习班、工艺美术培训班及铁画工艺师培训班等。在世博会、世园会、非遗日、各类习俗展民俗节上,重点推介芜湖铁画,举办精品实物展示和非遗传承人活态展演。目前,全市有铁画企业20余家,其中2家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1家获得芜湖市知名商标。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市级非遗传承人5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储金霞),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2人。
产学结合,创新发展。2017年9月,对原芜湖市工艺美术厂进行产权重组,恢复正常经营,并建立了赭山铁画博物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芜湖市储金霞铁画艺术有限公司、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鼓励高技能人才采用数控激光切割、3D打印等现代化数字加工手段,创新升级铁画创作传统技艺,成功攻克铁画防腐防锈技术难题。每年举办铁画艺术创意设计大赛、铁画艺术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提高铁画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目前,芜湖铁画已开发新品种800多个,铁画工艺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