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要闻

芜湖市2025年“五一”假日文旅市场综述

发布日期:2025-05-06 11:13 来源: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 阅读次数: 字体:

“五一”假期,芜湖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假日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市场繁荣,通过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新服务的不断创新以文旅产品高质量供给推动文旅消费显著增长,一手抓安全运行,通过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促文明,以贴心式服务有效保障节日市场安全有序。全市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呈现出“古今交融、多元共生、全域联动”的鲜明特色

一、文化遗产传承焕新,老地标焕发新魅力

依托“三感三力”创新理念,文化遗产焕新打造城市活力之源新场景。老芜湖海关旧址正式开放成为节前最大亮点,通过数字技术动态还原百年商埠盛景,潘玉良艺术空间再现画家传奇,夜间3D Mapping灯光秀以光影演绎城市变迁,被游客赞为“可触摸的近代史博物馆”,获人民网旗下新媒体“聊时局”重点报道,老海关咖啡厅每日满座,文创产品备受游客喜爱芜湖古城以城隍“妙”会汇集非遗展演、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国家级非遗无为鱼灯首次融入景区就吸引众多游客种草分享,省级非遗梨簧戏展演、“先锋青年·艺术特展”等活动为假日增添人气,假期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成为假日顶流;西河古镇打造“手造快闪展”非遗体验,让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互融共生,假期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此外,南陵县积极推动国家级非遗南陵目连戏经典剧目公益性演出进乡村,五天精彩不断,彰显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强大吸引力。假日期间,非遗元素成为各大景区吸引游客的文化招牌,成为短视频传播的热门符号。

二、多元业态创新融合,多玩法引爆流量

践行"百业+"融合发展战略,以创意玩法激活假日经济新动能商业演出席卷全城,百乐汇开心剧场、速笑剧场、滨江大剧院等剧场以本土文化为底色,融合潮流元素,打造多元业态综艺秀场,让欢乐“狂飙”;露营经济持续火爆途居马仁露营地火热市场获《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不在矿野”“生态修复+网红场景”为核心,打造集咖啡甜品、露营体验和融合料理为主营的消费新场景,阿勒泰露营地整合电影、音乐、萌宠等元素,吸引家庭客群与年轻群体,假日平均接待客流破万人次工业旅游推陈创新,老船厂1900创新推出“废墟摇滚现场”,钢铁厂房与乐队演出碰撞出工业文化新火花;低空旅游频频亮相,惠生联圩热气球、东方飞谷航空飞行营地开启“空中瞰芜湖”体验乡村文旅引人入胜,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的“躺坪节”融合市集、烟花秀与农场体验,假期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大浦乡村世界景区千万朵绚丽盛放,爱心烟花、七彩祥云与金色瀑布表演交织成浪漫奇景,板石岭景区推出“黉堂村语论坛”“躺坪音乐会”“林渡窑烤面包”系列活动,霭里乡村旅游度假区“山水田园·诗意栖居”为主题,推出水幕灯光秀、森林徒步、茶园采制体验、星空露营、“自然侦探”亲子研学等新玩法不断展现乡村旅游魅力

三、科技国潮邂逅赋能,沉浸式体验成主流

紧扣年轻消费趋势,以科技与国潮赋能塑造文旅消费新范式。马仁奇峰景区引入全国首个AI女机器人“娇娇”与机器狗天团巡游,玻璃栈道、高空漂流等项目叠加机器人互动,假期接待游客4.2万人次,同比增长29.2%方特东方神画“唐潮盛会”打造古风市集,方特梦幻王国11个演出团队近300名演职人员通过互动式沉浸式表演,为游客带来更多元、更新颖的游玩体验,方特旅游区假期接待游客12.75万人次,同比增长4.3%鸠兹夜游演艺小镇上演《古城旧事》演艺秀、《悟道徽商》实景大秀、七彩祥云烟花秀、打铁花等,通过古风沉浸式体验+光影盛宴,打造盛世不夜城,假期共计接待游客5.26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松鼠小镇通过999元畅玩100次的高性价比票务策略及多巴胺女团巡游,假期共计接待13.3万人次,同比增长146.3%天门山景区推出“课本里的天门山”实景还原项目,让游客直观感受“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情画意,诗词研学步道、星空露营带给游客新体验;新疆民间艺术季巡演在芜湖古城、马仁奇峰景区、繁昌北站1969文化创意街区等地掀起民族歌舞热潮,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四、全域联动促文明,惠民服务持续升级

通过政策撬动与精准营销激发市场活力,以精细化保障服务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新风向。在文旅促销费方面,市级发放300万元“爱在鸠兹”文旅消费券,覆盖景区、民宿、演艺等多元场景;湾沚区推出“打卡集章换民宿”活动,陶辛镇发放30万元抖音消费券,有效拉动二次消费。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在神山公园开展致敬劳动者”“立夏”“热血青春”“欢乐芜湖 鸠兹戏韵系列专题演出,博物馆开展“匠艺挑战”等活动,以互动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在宣传营销方面,欢乐芜湖”新媒体矩阵围绕重点活动、新业态、新项目,推出8条精品线路、238条次游玩攻略,累计传播量180万人次。在安全保障方面,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迎客松”行动,通过新媒体矩阵、政府网站、景区景点、文化场馆等文旅场所服务窗口广泛宣传,牢固树立生产安全“一失万无”的意识,按照行业管理“三管三必须”要求,建立假日安全检查、24小时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重大活动舆情监测、投诉快速处置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广大游客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